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建设实践获上海CIO联盟信息化最佳实践奖

发布时间:2017-06-29浏览次数:880



2017年6月23日,在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2017年度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信息化优秀产品/最佳实践评选颁奖典礼上,复旦大学“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建设实践”荣获信息化最佳实践奖。

 

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成立于2015年,目前共有会员500余人。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其他政府部门指导下,多层次地开展培训、评选、专题活动,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第二届信息化优秀产品/最佳实践评选,共有10个优秀产品、10个最佳实践和15个单项奖获奖,集中发掘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市多个行业、多个应用场景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及实践成果。

近年来,复旦大学信息化紧跟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以数据化和工作流管理为基础,支持学校跨部门业务贯通,最大限度地将业务管理和师生服务、个人填报和流程审批分离,形成服务“碎片化”、管理“平台化”、数据“集中化”,探索建立“网上办事服务大厅(eHall)”,形成创新性的网上“一站式”服务体验,为实现行政管理职能从权力向责任、无限向有限、管理向服务的观念转变打好基础,是行政机构改革、机关职能转变和管理机制创新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在建设过程中,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重点在以下几个领域开展探索和实践:

1、数据化管理:重构学校数据服务基础架构,建立创新型层次化数据服务与管理体系。完善基础数据采集和数据化机制,建立各类业务数据主题,为不同层次的数据服务建立标准化、耦合化的接口,支撑业务管理和师生服务分离。

2、工作流驱动:探索以工作流引擎驱动业务流程重构的方法,建立以权限、数据、报表平台化的方式支撑工作流流转的业务模型,通过可视化拖拽式设计,快速迭代流程配置,向导式生成流程模板支持相似流程的模板复用,大大节约开发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3、一站式服务:面向师生个人用户,完善和重构服务结构,实现传统业务的前后端(业务、服务)分离,以“一表通”为用户服务入口建立“统一填报”平台,采用数据总线和统一通信架构,建立移动终端消息发布机制,以及基于HTML5等体验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架构。

截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网上办事服务大厅(eHall)已接入171项面向师生个人服务。其中:采用一表通和工作流平台实现网上审批的服务共有61项,涉及审批环节109个,累计使用超过17000多人次,填报申请单近4万条,全校师生普遍都能体验到方便快捷、规范高效的网上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