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峰会暨复旦大学2018年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8-07-13浏览次数:1737

       511日,智慧校园峰会暨复旦大学2018年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论坛由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共同主办,复旦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市高教学会MIS专委会和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网络专委会承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李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先后作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信息化主管、高校信息化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探讨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融合和创新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新思路。

       刘承功在致辞中指出,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是复旦大学能力和条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复旦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新型信息化校园,以一站式服务大厅、数据服务和网络安全为主要抓手,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等方面真正体现信息化的规范、高效和便利,创建符合“双一流”的智慧校园。

       李永智围绕《质变前夕的教育信息化》提出,教育信息化一直处于量变之中,并没有达到质变,当前仍处于“质变前夕的教育信息化”阶段。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要教育信息化的质变发展。他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培养未来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新理念、体系、内容、结构,推进个性化教育和发展,来化解矛盾和焦虑。

       李星发表了题为《向IPv6演进的网络设计》的演讲。他认为,同IPv4互通才是IPv6的“杀手级”应用,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如果能实现互联互通,那么“是IPv4还是IPv6甚至都不那么重要了”。他强调,IPv6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必须有创新性的思维才能抓住机遇。

       周傲英在题为《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在于向互联网企业看齐——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的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育发展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哪一项研究成果像互联网这样对世界和人类本身产生如此深刻且深远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就在于向互联网企业看齐。

       在经验分享与观点碰撞中,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智慧校园”有了新的认识,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智慧校园”领域的不断探索,传统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延展,有助于实现教育更加均衡化、智慧化和个性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