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校迎来“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入校评审。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市电教馆馆长张治以及高校信息化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莅临指导。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4位教师代表和3位学生代表出席会议,4所兄弟学校信息化同仁到场旁听。学校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图书馆、保卫处和信息化办公室等部门领导、信息化建设负责老师参加本次评审会议。
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致辞:信息化是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衡量着大学的办学水平,对未来的教学、科研和学校治理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信息化建设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解决关键问题,推动育人成才。复旦大学立足于智慧校园的“三年行动计划”,打破原有的系统孤岛,结合信息化应用标杆校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滚动推进。学校将把握机遇、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的转型范式,努力使学校信息化工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标杆。
信息化办公室以《聚焦全面育人的教育现代化需求,建立与教育改革相驱动的信息化引擎》为主题,从“建设目标”、“工作基础”、“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特色创新”、“创建保障”、六个方面作了内容汇报,全方位地展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前景。复旦大学教师代表、部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
专家组实地考察我校信息化环境,先后参观了5G+VR沉浸式教学系统、自助点餐系统、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物理楼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新闻学院新媒体中心以及彭博实验室。
与会专家组成员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创建标杆校的已有成果和建设方案。专家组建议,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于学校需要,服务于课程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在创建标杆校的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做好广大师生的动员工作,更好地推进工作计划;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点带面,作用于整体育人;总结探索教育规律,在提升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成为信息化校园的标杆。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建工作是上海市教委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探索信息时代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改革试点,加快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批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新型学校。
复旦大学将结合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按既定规划积极推进落实,探索标杆学校建设、管理、运行模式,并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及时培育、总结、推广创建成果,努力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